五日京兆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日京兆的简介: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京兆,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比喻即将去职。语出《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后用以比喻任职时间不久或没有长远打算。△「忘恩负义」
2.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敞与萧望之、于定国相善。始敞与定国俱以谏昌邑王超迁。定国为大夫平尚书事,敞出为刺史,时望之为大行丞。后望之先至御史大夫,定国后至丞相,敞终不过郡守。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1>使(卒)〔贼〕捕掾2>絮舜3>有所案验4>。舜以敞劾5>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6>,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7>耳,安能复案事8>?」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案事吏昼夜验治舜,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 〔注解〕 (1) 敞:张敞(?∼西元前47),字子高,西汉京兆杜陵人。宣帝时任太中大夫,以违大将军霍光意旨,出为函谷关都尉。后宣帝召为京兆尹,政绩佳,为帝所赏识之。友杨恽罪诛,敞免归。数月后复起为冀州刺史,息盗贼。元帝欲为左冯翊,病卒。 (2) 〔贼〕捕掾:主管捕治盗贼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属员的通称。 (3) 絮舜:西汉人,生卒年不详。张敞为京兆尹,舜为贼捕掾。敞友杨恽罪诛,舜以敞将坐连免官,不受其命竟事。敞知,捕舜入狱杀之。 (4) 案验:查明案情定罪。 (5) 劾:音ㄏㄜˊ,弹劾。 (6) 竟事:完成其事。竟,完成。 (7) 京兆:京兆尹。汉代辖治京兆地区的行政长官,职权与俸禄与郡守相当。后亦借指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 (8) 案事:办理案件。
3. 「京兆」,「京兆尹」的简称,是古代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出自于《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根据记载,汉宣帝时,京师长安人口众多,龙蛇杂处,以致于治安不好。宣帝听闻张敞颇有才能,赏罚分明,嫉恶如仇,所以请他来担任「京兆尹」的职务,也就是京师的最高行政首长,几年下来使长安的治安改善许多。但后来他的好友杨恽因触怒宣帝被判死刑,与杨恽交好的人几乎全受牵连,被免去官职,只有张敞因为受到宣帝赏识,一直未受处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张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办案,絮舜心想张敞迟早会受到连累被免官,竟然不肯听命,还在上班时间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他居然说:「我已为张公尽了不少力,他现在只剩五日京兆可当了,为何还要帮他办事?」这些话传到张敞的耳朵里,立刻将絮舜逮捕入狱,并判处死刑。絮舜所说的「五日京兆」是他认为张敞不久后会被免官,因此他当京兆的时间不多了,比喻即将去职。后来「五日京兆」被用来比喻任职时间不久或没有长远打算。
1. 汉京兆尹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使贼捕掾絮舜以为张敞即将免官,不肯为张敞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见《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后比喻任职不能长久者。《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五日京兆》详解
“五日京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任职时间短暂、事务繁多且责任重大的职位。这一词汇最早见于史书,在古代通常用于描述一些临时性的职务或紧急任命的官员。
“五日京兆”的由来据传与汉代的萧育有关。传说中,西汉时有一个官员因公事急需被紧急调任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首都行政长官),但这一职位并不适合他,因此他在上任后仅过了几天就卸职了。人们便戏称这个职位为“五日京兆”,以讽刺这种临时职务的不可靠性。
尽管这是一个带有调侃意味的说法,但它也反映了古代官员们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快速任命和调动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
造句
- 尽管他被授予了“五日京兆”的职位,但通过他的勤奋工作,为所在地区做出了许多贡献。
- 虽然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五日京兆”角色,但他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
- 在紧急情况下,尽管这是个“五日京兆”的任务,他依然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解决方案。
- 作为一名“五日京兆”,他的工作虽然时间有限,但却非常有挑战性。
-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短暂的“五日京兆”角色,但他却表现得十分出色,赢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评价。
这些句子展示了即使面对临时职务或紧急任命,也有可能取得积极成果,并获得认可和尊重。
分词解释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zhào
1 古代占验吉凶时灼龟甲所成的裂纹:卜~。2 事物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示:预~。佳~。瑞雪~丰年。3 数名,等于百万(古代指万亿):~周(电磁波频率单位,每秒一百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