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772-846)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绅(772-846)的简介:
lǐ shēn (772-846)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 AI解释
《李绅》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诗人,他生活在唐朝中期,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疾苦著称,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详细解释
-
时代背景:李绅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78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个人仕途也经历起伏。李绅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
诗歌成就:李绅的代表作《悯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其作品风格多样,不仅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
-
思想影响:作为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李绅提倡诗歌应该具有现实性和教化作用,反对形式主义的创作态度,促进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与革新。
造句
- 李绅的《悯农》诗句流传至今,表达了他深切关注农民生活的愿望。
- 在唐朝的文化遗产中,李绅的新乐府作品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研究李绅的作品有助于我们理解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 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李绅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李绅的诗作体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同情与关注。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