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团的拼音、解释、组词

气团的简介:

qì tuán
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较为一致的大范围空气团块。其范围常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厚度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是空气长期受较为单一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当气团移入另一环境时,受新环境下垫面的影响,就逐渐改变原有的物理特性,称为“变性气团”。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范围的空气在某一地区停留相当时间,而使区域内的空气层具有近似均匀的物理性质(以温度、湿度为主),并达到平衡状态时,即称为「气团」。发生气团的地区为高压的活动中心。如冷气团、暖气团。

1. 大范围的空气在某一地区停留相当时间,使水平数千公里范围内的这一大片空气具有近似均匀的物理性质(以温度、湿度为主),并达到平衡状态时,即称为「气团」。其源地概为高压的活动中心。

词语《气团》的详细解释

气团(Atmospheric Air Mass) 是气象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在某一地区内,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性质相对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块。这些区域通常有相似的温度和湿度特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大气气团分为不同的类型。

  1. 地理气团(Continental Air Masses):这类气团主要形成在大陆上,如热带大陆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等。
  2. 海洋性气团(Maritime Air Masses):这类气团主要形成在海洋或大湖泊上,具有较高的湿度和较低的温度差异。

气团的性质受到其形成区域的影响。例如,热带大陆气团通常带来干燥温暖的天气;而极地海洋气团则常伴随湿润且温度较低的特点。

当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发各种天气现象,如锋面、雷暴等。

造句

  1. 由于最近一个暖湿的气团从南方侵入,导致气温骤升,并且带来了大量降水。

  2. 在冬季,一股来自极地大陆的冷气团往往会给北方带来严寒和风雪天气。

  3.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气象学家们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气团进行详细分析。

  4. 海洋性气团通常能为沿海城市提供较为稳定且温和的气候条件。

  5. 当暖湿气团与冷空气相遇时,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对流活动,形成暴雨或雷暴天气。

分词解释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