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宏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学宏词的简介:
bó xué hóng cí
1.科举名目的一种。始于唐开元中,迄于宋末。
1.科举名目的一种。始于唐开元中,迄于宋末。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者的科举考试制科。见博学宏辞科条。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1. 一种用来选拔学问渊博、文词卓越者的科举考试制科。参见「博学宏辞科」条。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词语“博学宏词”是一个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文采斐然。具体来说,“博”意味着广泛地学习和掌握多种知识;“学”指的是学问或学术水平;“宏”则强调广度而非狭隘;“词”在这里是指语言表达能力,整体上这个词用来赞美某人在知识丰富的同时还拥有出色的文笔。
详细解释
- 博学:泛指广泛地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不仅限于某一领域。
- 宏词:形容言辞宏大、气势磅礴。在古代,这个词常用于评价官员的奏折或文章,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国家大事、文采飞扬的作品。
造句
- 李教授学问渊博,著作等身,堪称博学宏词之人。
-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张博士发表了关于量子力学的研究报告,其博学宏词的表现赢得了全场的赞誉。
- 王老师不仅擅长数学教学,还对文学充满热情,她总是能将两者巧妙结合,在课堂上展现出博学宏词的魅力。
- 陈同学在辩论赛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展现了非凡的博学宏词能力。
- 虽然年纪轻轻,但小李已经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展示了自己的成果,真是个典型的博学宏词之人。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宏
hóng
1 广大,博大:~大。~伟。~图。~愿。~论。~丽。~亮。~观。宽~。2 姓。
词
cí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