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子的简介:

bāo zǐ
①食品,用菜、肉或糖等做馅儿,多用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②冶炼金属时盛金属溶液的器具。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发面制成面皮包馅,蒸熟可吃的食品。【例】鲜肉包子、蔬菜包子

1. 用面皮包馅,蒸熟可吃的食品。如:「肉包子」、「菜包子」。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蒸作从食:『大包子』、『诸色包子』。」

2. 旧时银钱等的封包。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祖宗故事诞育皇子公主,每侈其庆,则有浴儿包子,并赉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银大小钱、金粟涂金果、犀玉钱、犀玉、方胜之属。」

《包子》作为一个名词,在汉语中指的是以面为皮、以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包子的特点是形状多样,种类丰富,从传统的猪肉大葱包子到现代创新的各种风味包点,都有广泛的市场和受欢迎度。

详细解释:

  • 组成:包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皮和馅。皮通常是由面粉(有时会添加其他成分如水、盐等)经过揉面、醒发等工序制成的;馅则根据个人喜好不同而变化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肉类(猪肉、牛肉)、蔬菜(白菜、韭菜)、海鲜、甜品(红豆沙、绿豆沙)等。
  • 文化意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包子不仅是日常饮食中的常见食品之一,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节日意义。例如,在中国的春节,人们会吃饺子或包子来象征“包”住财富。

造句:

  1. 我们家的早餐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包子、豆浆油条组合。
  2. 小明特别喜欢吃羊肉白菜馅儿的包子,每次去街边小吃店都点这个。
  3. 在这次家庭聚会中,奶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馅料,做了许多美味的包子供大家品尝。
  4. 这家新开张的小吃店里包品种类繁多,不仅有传统的猪肉大葱包子,还有创新口味如南瓜芝士馅儿的创意包子。
  5. 周末的时候,全家一起去市场挑选新鲜食材,打算自己动手做一次丰盛的包子宴。

分词解释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