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愆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愆的简介:

shí qiān
1.十种罪愆。详"三风十愆"。

  • AI解释

十愆》,中国古代的一种法律制度或道德戒律,原本是周代对贵族阶层制定的一套规范其行为的道德准则。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十愆”代表了十种严重违反礼制和道德的行为。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和解释,“十愆”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背逆:违背天意或上帝的意志。
  2. 乱伦:违反婚姻伦理与家庭秩序。
  3. 杀害:非法杀害他人。
  4. 纵恶:放纵罪恶不加以制止。
  5. 辱骂:侮辱、谩骂祖先或者君主。
  6. 誓不信:违背誓言或盟约。
  7. 侮圣言:轻视或亵渎圣人的言论。
  8. 恣心:随心所欲地做事,不顾后果和道德规范。
  9. 奸:通奸、不忠贞于配偶的行为。
  10. 舞文弄墨:曲解法律条文或文字游戏,以达到个人目的。

以下是使用“十愆”一词的五个造句:

  1. 古代贵族必须遵守《十愆》,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
  2. 在这部历史剧中,主人公因为违背了《十愆》中的誓不信,最终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3. 为了防止官员们腐败,《十愆》被用来作为警告他们行为准则的依据。
  4. 倘若有人触犯《十愆》,他将面临失去贵族身份乃至生命的风险。
  5. 在古代中国,遵守《十愆》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确保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请注意,“十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作法律条文或道德规范的名称,上述解释基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