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观者审,当局者迷的拼音、解释、组词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的简介:
páng guān zhě shěn,dāng jú zhě mí
傍:通“旁”。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问题,当事人往往会迷惑。
傍:通“旁”。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问题,当事人往往会迷惑。
- AI解释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这一成语出自古文,主要用来形容旁观者往往能够从大局或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质;而身处其中的人由于过于熟悉或者被具体情况所困,反而容易忽视了重要的细节或整体的脉络。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现象。
详细解释
- 傍观者审:意思是旁观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事件,能够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因此对事情的判断往往更加准确。
- 当局者迷:指身处其中的人由于情绪、情感或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难以看清事情的真实面貌。
造句
- 在处理公司内部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请外部专家来帮助分析情况,因为只有旁观者才能真正发现那些当局者容易忽视的问题。
- 老板在制定策略时过于偏执,有时候我们需要邀请一些第三方来提供专业意见,以确保决策的客观性。
- 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引入了外部顾问团队,果然帮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并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 小明在玩围棋时总是输给了朋友,于是他请了一位教练来指导,通过观看视频回放和分析棋局,小明逐渐发现了一些自己忽略的技巧。
- 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有时会陷入创意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团队中的其他成员或者是外部专家来进行旁观并提出反馈意见。
以上句子展示了在不同的情境中利用“傍观者审”的理念来帮助解决问题或做出更优决策的方法。
分词解释
傍
bàng
1 靠:依山~水。2 临近:~晚。~黑。~亮。
者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
审
shěn
1 详细,周密:~慎。~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查。~定。~订。~核。~美。~计。~评。~时度势。3 讯问案件:~理。~判。~讯。公~。4 知道:不~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如其言。
当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局
jú
1 部分:~部。~麻(局部麻醉)。2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3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4 棋盘:棋~。5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6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势。7 弯曲。8 骗人的圈套:骗~。9 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促。~限。10 人的器量:~量(liáng)。器~。~度(dù)。11 某些聚会:饭~。饮~。赌~。
迷
mí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信。~糊。~津。~惘。~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不悟。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恋。入~。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革新~。4 使人陶醉:景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