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缺唾壶的拼音、解释、组词

击缺唾壶的简介:

jī quē tuò hú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后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

  • AI解释

击缺唾壶》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历史,通常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愤怒或激动而忘乎所以的表现。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时期,说的是谢安(字安石)的故事。

据记载,在一次宴会上,谢安与宾客们谈论国家大事,局势变化。当时北方的苻坚正率大军南侵,形势紧张。谢安在交谈中轻描淡写地提及了这一事件,并且说:“吾等如大鹏展翅般高飞远举,何须担心外敌?”这句话激起了他旁边一个宾客的愤怒,这位宾客是王夷甫(名导)。王夷甫因为谢安的话感到不满,于是拿起身边的一个唾壶用力击打,以示愤怒。

这个成语“击缺唾壶”后来用来形容人由于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而失去理智的行为。其中,“击缺”表示了用器具敲击破坏的动作,“唾壶”指的是古代人们常用来吐痰的小陶器。这个词组形象地描绘出人在情绪激动到极点时,做出超出常规行为的情景。

以下是五个包含“击缺唾壶”的造句:

  1. 他得知好友被陷害入狱的消息后,不由自主地将面前的茶杯摔了个粉碎,真是个典型的“击缺唾壶”。
  2. 当听到国家即将举办体育盛事的消息时,这位年轻运动员激动得跳起来,拍打着桌子大喊,简直就是“击缺唾壶”了。
  3. 小张因为失去了一份重要的工作机会,忍不住将自己心爱的吉他摔在地上,这下子真是“击缺唾壶”了。
  4. 他得知竞争对手抄袭了自己的创新设计后,愤怒地扔掉了手中的笔,真像那个“击缺唾壶”的故事中的场景。
  5. 她因为失恋而情绪崩溃,在房间里摔东西,简直是典型的“击缺唾壶”。

这些句子展现了人们在极度情感波动时可能出现的激烈反应。

分词解释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

quē

1 不够:~乏。~少。~憾。欠~。~漏。2 残破:~点。~口。~陷。3 空额(指职位):~额。补~。4 该到而未到:~勤。~席。

tuò

1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酒~。喷~。油~。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