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出家的简介:
chū jiā/gū/jie
离家到寺庙或庵堂里为僧尼。
离家到寺庙或庵堂里为僧尼。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离开俗世的家,到寺庙为僧尼。【例】他为了精研佛法,决定出家修行。
1. 佛教徒离家成为僧团之一分子的这项行为。《西游记》第二回:「我常闻得那些猴子精说,他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出家》一词在中文中具有深刻的宗教和文化含义,主要指的是从世俗生活脱离,放弃家庭和社会的束缚,专事宗教修行或从事其他形式的精神追求。这个词常用于佛教、道教等宗教语境之中,表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或是精神层面的追求。
详细解释
- 出家:一般指男子离开家庭和社会环境,进入寺庙或其他宗教场所,作为僧侣或道士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信仰修行中去。
- 动机与背景:许多人选择出家是因为对世界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希望通过远离尘世的纷扰和追求更纯粹的精神生活的形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在古代中国,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了逃避官场的复杂和个人理想的追寻而选择出家。
- 文化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家”往往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选择,体现了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和追求。
造句
- 小明从小立志要成为和尚,长大后毅然决然地出家,在寺庙里修行。
- 王老师多年来潜心研究佛学经典,终于决定辞去教职,出家为僧。
- 在现代社会中,选择出家的僧侣和道士越来越少,但他们的存在依然在一些地方传承着古老的文化。
- 出家并非简单的离开家庭,而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根本性改变,要求有坚定的决心与信仰支撑。
- 即使出家后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法的追求。
分词解释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家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