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孝出弟的拼音、解释、组词
入孝出弟的简介:
rù xiào chū tì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 AI解释
《入孝出弟》这四个字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文献,强调了个人在家中的行为准则和外在社会的行为规范。具体来说,“入孝”是指在家里要对父母兄弟尽到孝道,体现的是家庭内的伦理道德;“出弟”则是指在外工作或社会交往中对待同僚、朋友、邻里等应表现出悌敬之心,即尊敬兄长,友爱他人。
详细解释
- 入孝:指的是在家族内部的言行举止要体现出孝顺父母和兄弟的情操。
- 出弟:指在外与人交往时,则应该展现出悌爱之心,即对长辈尊重、对平辈友善。
这两者合在一起,强调个人不仅要在家尽到孝道,在外也要做到友爱互助的社会规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视的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观,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句示例
- 李先生一直奉行“入孝出弟”的原则,不仅在家中尊重长辈、爱护晚辈,还经常帮助邻里解决困难。
- 在工作中,王经理坚持“入孝出弟”,对待下属既有严要求,又给予温暖关怀,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 为了更好地践行“入孝出弟”的理念,小明每天都会陪伴爷爷散步,并且在朋友之间保持友爱互助的精神。
- 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张女士还是抽时间回家照顾父母,她认为这正是“入孝出弟”中“入孝”的具体体现。
- 在学校里,李老师不仅要求学生尊敬师长,还强调同学间要相互帮助、友爱相处,这是他对学生们实施“入孝出弟”的教育方针。
分词解释
入
rù
1 进,由外到内:进~。~梦。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孝
xiào
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道。~子贤孙。2 居丧的事:守~。吊~。3 丧服:戴~。~衣。4 姓。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弟
dì,tì,tuí
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兄~。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堂~。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师~。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子。徒~。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