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救会的拼音、解释、组词
农救会的简介:
nóng jiù huì
1. “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1. “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 AI解释
《农救会》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农民救济会”,这是民国时期一种社会救助组织。它主要是指由一些知识分子、进步团体或地方政府发起,旨在帮助解决农民生活贫困和农业生产困难等问题的社会组织。
详细解释:
- 背景: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随着土地问题日益突出和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农民运动。为了应对农村社会问题,当时成立了“农救会”这样的组织。
- 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农民的生活困境、改善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经济地位而设立。
- 活动内容:这些组织通常进行诸如教育推广、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服务,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造句示例:
- “在20世纪30年代,许多‘农救会’组织在中国各地成立,积极为贫苦农民提供物资援助和教育支持。”
- “当时,他加入了地方的‘农救会’,致力于推动农村合作社发展,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
- “‘农救会’不仅关注物质上的救济,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 “他的努力为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在那个时期,‘农救会’成为了许多基层社区的重要力量。”
-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这些‘农救会’组织仍然坚持下来,并且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农救会”作为历史上农民救济机构的基本特点和活动内容。
分词解释
农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救
jiù
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死扶伤。~困扶危。2 终止:濯以~热。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