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刻的拼音、解释、组词

百刻的简介:

bǎi kè
1.古代用刻漏计时﹐一昼夜分百刻。

  • AI解释

词语“百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推测其含义可能与时间有关。通常来说,“刻”是古代计时单位之一,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或一百刻钟(每刻为14.4分钟)。因此,“百刻”很可能指代完整的一天或者全天的时间。

详细解释

  • 词语构成:“百刻”,由“百”和“刻”两个词组成。
  • 含义解析:在古代,一昼夜被分为一百刻,用来更精细地分割时间。这表示通过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将一天分成100个等分的时间单位。

造句

  1. 古人以百刻来记录和安排每日的作息时间,这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2. 在古代,从日出到日落共有一百刻,每家各户都严格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生活。
  3. 历史研究者通过对古籍中关于“百刻”的记载分析,了解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作息情况。
  4. 《诗经》中有诗句提到:“春眠不觉晓,一觉到百刻”,这里虽然可能不是指字面意义的一百刻,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流逝的感慨。
  5. 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代人们以“百刻”来计算时间的情景,这反映了技术进步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对词语“百刻”的一种推测性解释和应用,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实际用法。在具体的语境中,“百刻”可能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或使用方法。

分词解释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