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字号的拼音、解释、组词

省字号的简介:

shěng/xǐng zì hào/háo
1.用来表示省略一个或几个字母或数字的符号。

  • AI解释

省字号》这个词语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您所指的是“省份”或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简称。不过,若从字面意思去拆解,“省”是指一个较大的行政区域或行政区划,“号”则有编号、代号等含义。“字号”通常指店铺的名字或标识,那么《省字号》可以理解为某一省份的标志性名称或者是某地的特定称谓。然而,在正式语境中,并没有“省字号”的确切定义。

不过,根据上述推测,我将提供一些与之相关联的表达方式及其造句:

  1. 省份: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
  2. 例句:中国的省份数量多达34个,其中包括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 省字编号

  4. 例句:在某项全国性调查中,每一个省份都有一个唯一的省字编号。

  5. 简称或代号形式的省份名

  6. 例句:在某些专业报告中,为了节省篇幅和方便查阅,会对各省份使用特定的字母组合作为简称或者代号。

  7. 具有地方特色或文化含义的名字(假设“省字号”是指某地带有历史意义或文化特色的称号):

  8. 例句:苏州古城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这可以被视作某种形式上的“省字号”。

  9. 特定情境下的命名方式(如某一活动中对省份的特别称呼):

  10. 例句:在一场国际交流活动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按照特定规则进行自我介绍时,可能会使用“省字号”作为简短独特的称呼。

若您的意思是其他具体的含义,请进一步说明或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分词解释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3 书法的作品:~画。~幅。4 字的音:~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6 合同,契约:~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闺中。8 生子,乳,爱:~乳(生育)。~孕(怀孕)。

hào,háo

1 名称:国~。年~。字~。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3 记号,标志:信~。暗号。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6 指某种人员:病~。伤~。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