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岔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找岔子的简介:

zhǎo chà zǐ
1.亦说"找岔儿"。 2.故意挑毛病。

  • AI解释

词语解释

找岔子:这个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人故意寻找对方的小毛病或错误,以挑起争端或者贬低他人。它通常带有负面含义,指的是不友好、挑剔的行为。

造句示例:

  1. 他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找岔子,这让人很不舒服。
  2.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个人经常性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并且常常在公共场合这样做,这种行为使人感到非常尴尬和不舒服。

  3. 别太在意她,她就是个喜欢找岔子的人。

  4. 解析:这句话表明说话者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这个人倾向于故意寻找别人的问题,因此建议忽略她的批评或意见。

  5. 小明总是找茬子,这让人很难和他好好相处。

  6. 解析:此句中的“找茬子”指的是小明喜欢挑毛病或者在小事上纠缠不休,影响了与他的关系和谐。

  7. 这次合作失败是因为你总是在找岔子,而不是一起解决问题。

  8. 解析:这句话指出,在团队或合作中,某个人总是挑剔对方的不足而未能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从而导致合作破裂。

  9. 老师告诫学生们不要轻易在同学间找茬子,要学会互相帮助与鼓励。

  10. 解析:此句表明老师希望通过教育学生认识到批评他人容易伤害他人感情,并提倡正面互动和互助精神。

注意事项

使用“找岔子”这个词时需谨慎,因为它往往暗示了负面情绪或行为模式,在日常交往中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分词解释

zhǎo

1 寻求,想要得到:寻~。~人。~物。2 退回,补足:~钱。~平。~齐。

chà

1 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道。~子。大沟小~。2 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走~了。3 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开。4 方言,嗓音失常:~调(diào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