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松的拼音、解释、组词

扫松的简介:

sǎo/sào sōng
1.扫墓。

  • AI解释

扫松》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俗语或固定词组,它可能是指一种情节或者动作描述。在古代文学中,“扫松”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场景:比如扫除路途上的枯松枝叶,或者是清扫园林中的松树等。如果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下解读这个词语,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争论时提到“扫松之计”,则是比喻对某个问题或人的处理策略。

由于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固定词组,我们来根据上述理解构造一些句子:

  1. 为了便于通行,园丁正在清扫松树下的枯枝败叶,进行所谓的“扫松”工作。
  2. 在设计园林布局时,他巧妙地运用了“扫松”的手法,使得景色更加错落有致。
  3. 这个方案看起来像是在“扫松”,但实际上是为了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
  4. 诸葛亮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策略:“扫松之计”实则暗藏玄机,等待时机成熟。
  5.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扫松”的态度去处理,先清除一些表面的杂乱。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对《扫松》可能含义的理解而构建的,并非来源于任何典籍或文学作品。如果它出现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sǎo,sà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地。2 清除,消灭:~雷。~盲。~荡。一~而空。3 全,尽,尽其所有:~数(shù)。4 低落,丧失:~兴(xìng )。5 描画:~描。~眉。6 迅速横掠而过:~射。~视。7 结束,了结:~尾。8 祭奠:~墓。祭~。

sōng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针。~脂。~香。~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土质~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规矩太~。~懈。4 放开:~手。~绑。~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鱼~。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