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白的拼音、解释、组词
撮白的简介:
cuō/zuǒ bái
1.案牍上贴的白纸浮签。
1.案牍上贴的白纸浮签。
- AI解释
词语“撮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或标准词汇,可能涉及到方言、特定行业用语或者古文中的含义。不过,根据一些推测和解释,可能存在以下几种理解:
-
从词义分析:“撮”字通常指取、抓取小量的意思;而“白”在某些语境中可以是未染色的布料或未加工的食物(如白米),也可引申为纯净的、简单的意思。综合起来,若按照常见词语组合理解,“撮白”可能指的是对某种事物进行简单处理或挑选。
-
方言解释:在部分地方方言中,可能存在“撮白”的特定含义,比如指挑拣粮食时去除杂质的过程;或者在某些职业中如纺织行业中,可能是对未染色的布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加工等操作。
-
古文中的用法:虽然没有直接找到“撮白”这个词组的确切文献,但类似表达可能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用于描述手工操作或简单加工的过程。例如,《史记》中有类似的表述:“撮米而炊”,意指从口袋里抓出一些米来煮饭。
基于以上假设和推测,尝试提供五个造句如下:
- 在乡村的小作坊里,老李师傅正在小心翼翼地用竹制的撮子,对着一堆未加工的稻谷进行“撮白”,仔细剔除其中的杂质。
- 老王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裁缝,他在制作一件白色的绸衣前,要先对布料进行一次彻底的“撮白”处理,确保没有染色或瑕疵。
- 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从一堆五谷杂粮中用簸箕轻轻“撮白”,筛选出干净、完整的小米准备做饭。
- 在农村地区,村民们习惯于秋天收割后立即进行粮食的“撮白”工作,即快速处理确保储存安全和质量。
- 小张正在学习制作传统蜡染布艺,第一步是将未染色的布料经过简单的清洗与整理(类似“撮白”的过程),以保持其纯净性和后续印染的效果。
请注意,“撮白”并非标准词汇,上述解释仅为基于常见词语组合及推测的理解,并不代表通用或广泛接受的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请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其含义。
分词解释
撮
cuō,zuǒ
1 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2 取,摘取:~要。3 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4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5 量词:一~米。6 撮东西用的器具:~子。~箕。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