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狂欢节的简介:
kuáng huān jié
欧美各国的民间节日。节日时间各国不一,大致在1月上旬至2月下旬间。主要活动有规模盛大的化装游行或舞会等。
欧美各国的民间节日。节日时间各国不一,大致在1月上旬至2月下旬间。主要活动有规模盛大的化装游行或舞会等。
- AI解释
《狂欢节》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充满欢乐、庆祝和放松活动的节日,尤其指的是那些传统的或临时的节日,在这些日子里人们会尽情地享受音乐、舞蹈、食物以及其他娱乐活动。在中国语境中,它更多是指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而在西方文化中,“狂欢节”(Carnival)则通常特指在基督教复活节前进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
详细解释
- 传统意义:通常与节日相关联,如巴西的桑巴节、威尼斯的面具节等。
- 文化意义:代表了社会成员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释放情感和创造力的机会。
- 社交意义: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增强了社区之间的联系。
造句
- 在即将到来的狂欢节期间,整个城市都会被彩灯、音乐和人们的笑容所包围。
- 每年夏天,小镇都会举办一次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加。
- 这次狂欢节的主题是“世界文化之旅”,参与者们可以品尝世界各地的食物,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
-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计划在公司的年度聚会上举行一场大型的狂欢节活动。
- 她总是特别期待每年学校组织的狂欢节活动,在那里她可以尽情享受各种游戏和表演。
分词解释
狂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欢
huān
1 快乐,高兴:~乐。~庆。~会。~快。~颜。尽~而散。郁郁寡~。2 喜爱,亦指所喜爱的人:心~。新~旧识。3 活跃,起劲,旺盛:~蹦乱跳。~实。机器转得真~。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