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狷的拼音、解释、组词

狂狷的简介:

kuáng juàn
1.亦作"狂獧"。 2.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 3.狂妄褊急。书疏中常用作谦辞。 4.洁身自好。 5.放纵,不遵礼法。 6.指放纵而不遵礼法的人。 7.指犯分跋扈。

  • AI解释

《狂狷》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经典《论语·子罕篇》,出自于孔子对人的性格特质的一种描述。其中“狂”和“狷”分别有着特定含义,综合起来来看,“狂狷”指的是性格上既有豪放不羁、敢于直言的特质(狂),又有谨慎拘谨、不轻易做事的性格特点(狷)。这种性格特征被比喻为中庸之道的一个极端表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在言行举止上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人。

详细解释

  1. “狂”:指行为或言论上非常大胆、直率或者过分激进。
  2. “狷”:形容人性格拘谨、狭隘或是过于小心谨慎,不轻易行动。
  3. 综合来看,“狂狷”描述的是一种既勇敢无畏又有所保留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点表明一个人既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又能保持适度的节制。

造句

  1. 小明虽然平时表现得很内向,但当他有意见时总是大胆直言,真是个典型的“狂狷”之士。
  2. 老张虽为公司中层管理者,却能兼备“狂”的勇气和“狷”的谨慎,这使得他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游刃有余。
  3. 在这次团队讨论会上,小李的发言既大胆又不失分寸,完美体现了“狂狷”这一性格特点。
  4. 李华对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但同时他对待每项决策都小心翼翼,这正好符合了“狂狷”的描述。
  5. 班长赵天既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思想和新挑战(狂),又能在行动上持谨慎态度避免鲁莽行事(狷),因此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分词解释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