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谤口的简介:

bàng kǒu
1.毁谤人的嘴。

  • AI解释

谤口》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词语。然而,根据字面意思和语境推测,可以理解为“诽谤之言”或“毁谤之舌”。诽谤是指无端或故意地说别人的坏话,损害他人的名誉或利益。“谤口”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进行诽谤、造谣的人。

详细解释

  • :意指说人的坏话。
  • :指的是说话的器官,这里可以引申为施行诽谤的行为者。

5个造句

  1. “那些人在背后讲别人的私事,是典型的谤口行为。”
  2. “不要听信谣言,更不能随便张开谤口去传播未经验证的消息。”
  3. “对于那些诽谤自己名誉的人,我们应该置之不理,不为所动。”
  4. “他一直努力澄清自己的形象,但谤口的言论仍然在网络上四处流传。”
  5.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谤口的影响,同时也要避免成为传播谣言的一份子。”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诽谤”这一概念进行的拓展理解,并非《谤口》一词的标准释义。在正式场合或学术研究中,建议使用更为准确的词语表达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bàng

1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讥。~讪。~议。~毁。诽~。2 责备:~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