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秉笔直书的简介:

bǐng bǐ zhí shū
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AI解释

秉笔直书》是一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汉书·东方朔传》,形容史官或记录者能够公正无私、忠实地记载事实,不因个人情感或者外界压力而有所偏斜或隐瞒。

详细解释:

  • :持,握。
  • :指笔杆,也比喻为执笔的工具或从事写作的人。
  • 直书:直接、真实地书写。指对事实进行公正、真实的记录和表述,不掺杂个人情感或外界干扰。

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史官能够坚持公允的态度来记载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可能对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物不利也依然如实地记录下来。

造句:

  1. 这位史学家在编纂《明朝实录》时秉持了《秉笔直书》的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权贵,都坚持如实记录历史。
  2.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记者,他们能够做到《秉笔直书》,揭露事实真相。
  3. 作为公司高层领导,您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并保证他们能够以《秉笔直书》的态度来反馈问题。
  4. 尽管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秉笔直书》的立场使得他能够公正地记录下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5. 这位老作家用尽一生时间致力于文学创作,坚持《秉笔直书》,忠实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心声。

分词解释

bǐng

1 拿着,持:~烛。2 掌握、主持:~正。~公。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4 姓。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zhí

1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2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6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8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