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浑天仪的简介:

hún tiān yí
①浑仪。②浑象。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观测天体运行的仪器。东汉张衡所制。

1. 中国古代根据浑天说所制作,用以观察或模拟天体运行的仪器。包括「浑仪」与「浑象」。《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

浑天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它主要用于演示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该名词来源于古代对于天体运动理论的理解和模型化设计。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天圆地方,地平如棋局。”古人在理解了这一观点之后,逐步发展出了浑天说,认为天空呈球形包裹着大地。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这种理论,人们发明了浑天仪

详细解释: 1. 原理与结构: - 浑天仪是一种模拟天地运行的模型。它通过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来表示地球和围绕它的星体(如太阳、月亮等)。这个圆盘通常是一块木板,上面刻画有天区及星座图。 - 通常还包括一组机械装置或齿轮系统,用于模仿太阳和其他行星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1. 用途
  2. 浑天仪可以用来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帮助古代科学家验证浑天说及其他宇宙模型的准确性。
  3. 它还能够演示出不同时间、季节中天体的位置变化情况。

  4. 历史意义浑天仪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宇宙的理解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它不仅是科学探索工具,也是文化与哲学思考的重要载体。

以下是使用《浑天仪》造句的五个例子:

  1. 古代科学家们用浑天仪来模拟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2. 在古代中国,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浑天仪上的星辰运行情况来预测天文现象。
  3. 浑天仪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结构的理解,还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4. 虽然今天我们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观测星空,但古人的浑天仪依然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发明。
  5. 教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复原版的浑天仪模型,以此解释古代中国的天文知识。

分词解释

hún

1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3 全,满:~身。~然。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6 姓。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