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时不偶的拼音、解释、组词
遭时不偶的简介:
zāo shí bù ǒu
指不遇合时机。
指不遇合时机。
- AI解释
词语“遭时不偶”出自古代汉语,表达的是个人因所处时代或环境不利而难以有所作为的意思。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遭遇困境、机遇与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况。
详细解释:
- 遭时:遇到时代或时机。
- 不偶:“偶”的古义为相逢、遇见,此处意指相遇的时机或条件不适宜。
综合来看,“遭时不偶”即是指个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社会环境中遇到了不适合的时机或条件,从而导致理想与现实难以统一。
造句示例:
-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遭遇时不偶,始终未能获得施展的空间。
- 尽管他有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但遭时不偶,最终郁郁而终。
-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仁人志士都遭受了不偶之难。
- 由于个人际遇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偶,他的改革之路充满了挑战。
- 历史上的文人士子常因遭时不偶而发出‘怀才不遇’的感叹。
这些句子展示了“遭时不偶”这一词语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方式及情感色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或词汇。
分词解释
遭
zāo
1 遇见,碰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遇。~难(nàn)。~受。~殃。~灾。~扰(婉辞,指受招待)。2 周,圈:周~。转了一~。3 次:一~生,两~熟。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偶
ǒu
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4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