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明观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明观的简介:

zǒng míng guān/guàn
1.南朝宋时的官署名,总管儒﹑玄﹑文﹑史四学。

  • AI解释

总明观》一词出自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或专有名词,因此对其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讨论。在传统儒家中,“总明”通常指对各种知识和智慧的全面掌握与理解;“观”,则有观察、体察之意。“总明观”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综合性的认识方法或者哲学立场,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全貌。

但需要注意的是,《总明观》并不是一个现成的固定词汇或概念,而更多是在讨论中用来表示一种理解世界和知识的方法论。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是现代学术研究中,可能会使用“总明观”来概括某种综合性的认知方式或者哲学理念。

造句示例:

  1. 在《总明观》的指导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思考问题,以获得最深入的理解。
  2. 儒家学者通过构建《总明观》,试图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为系统的哲学体系。
  3. 采用《总明观》的方法论,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
  4. 总明观》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局限于单一视角,而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5. 融合《总明观》中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培养全面而深刻的世界观。

由于“总明观”并非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或固定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理解和解释。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