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舌敝的拼音、解释、组词

唇焦舌敝的简介:

chún jiāo shé bì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 AI解释

词语解析

唇焦舌敝 (chún jiāo shé bì)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过多、时间过长以至于口干舌燥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意是指因长时间争论不休而口干舌疲。

  • 唇焦: 比喻嘴唇干燥,失去水分。
  • 舌敝: 形容舌头因为频繁使用而疲惫不堪。

该词常用来形容人在长期或反复的辩论、演讲过程中精疲力尽的状态。它通常带有感叹语气,用于描述一个经历长时间言语交流后的状态。

造句

  1. 在那场长达数小时的法律辩论中,双方律师唇焦舌敝,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2. 讲师在公开课上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后,他的声音已经明显沙哑,可见他早已唇焦舌敝。
  3. 谈判代表们为了达成协议连续谈判了两天两夜,最终大家都已精疲力尽,达到了唇焦舌敝的地步。
  4. 他演讲了一个下午,现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看来他已经唇焦舌敝了。
  5. 小王在辩论赛中一直发挥出色,但最终还是因为唇焦舌敝而未能继续下去。

分词解释

chún

1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膏。~裂。~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吻(嘴唇,喻口才、言辞)。~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jiāo

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土。~头烂额。2 烦躁,着急:~急。~虑。~灼。~躁不安。3 酥,脆:~脆。~枣。4 喻干燥到极点:唇~口燥。~枯。~裂。~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炭。~煤。~炼。6 姓。

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