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奏的拼音、解释、组词

疏奏的简介:

shū zòu
1.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 2.指奏章上达。

  • AI解释

疏奏》一词详解

在古代汉语中,“疏奏”指的是臣子向皇帝或上级提交的一种形式化、详细的陈述文书。这种文书是臣下对某项政策、法规或者时政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正式文档,其内容通常较为详细且具有说服力。

“疏”,原意为疏通水道,引申为对某一问题详尽地说明解释,是一种正式文体;

“奏”则表示向皇帝或其他上级官员呈递意见或报告。

综合来说,“疏奏”意味着臣子通过一种正规的、书面的形式向皇帝或其他高官提出自己对于当前事务的看法和建议。这种文书形式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对君主制下民意传达的一种规范化方式。

造句

  1. 唐代谏官上疏奏言时弊,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朝政中的种种问题。
  2. 为了解决当前财政危机,大臣们纷纷撰写了多份疏奏,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
  3.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进士们为了提升个人声望,也经常向皇帝上书疏奏,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才能。
  4. 清朝时期的御史常常通过上疏奏报的方式,揭露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为民请命。
  5.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保人士以疏奏的形式呼吁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分词解释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