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俸的拼音、解释、组词
夺俸的简介:
duó fèng
1.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1.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
- AI解释
《夺俸》,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官员因某些不当行为或错误而被剥夺其应得的俸禄,是一种古代官场上的惩戒手段。它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
详细解释
- 夺:意为剥夺。
- 俸:指官员的薪金、报酬。
《夺俸》的具体情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官员在任期内因违法违纪被罢免职务,同时扣除其应得的俸禄。
- 因失职或其他不当行为受到处罚而被扣发部分或全部工资。
-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朝廷为了整顿官风,采取的一种严厉措施。
造句
- 由于贪污受贿,王大人最终被判夺俸,失去了原有的职位和待遇。
- 李县令因为处理民间纠纷时未能公正执法而被上级官员勒令夺俸。
- 张参军因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指挥不当导致军队损失惨重,因此朝廷决定对他进行夺俸处罚。
- 在朝堂上,张丞相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对于那些犯错的官吏应该先夺俸再考虑其他惩罚措施,以达到警示教育的效果。
- 赵知县因私自挪用公款被剥夺了一年的全部俸禄,并且调离了原职。
以上是关于《夺俸》这个词的理解及造句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夺俸”作为古代的一种处罚形式,在现代语境中并不常用,因此在日常交流和写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夺
duó
1 抢,强取:抢~。掠~。巧取豪~。强(qiāng )词~理。2 争先取到:~得最后胜利。~魁。~冠(guàn )。3 冲开:~门而出。4 丧失,削除:剥~。褫~(剥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5 晃动:光彩~目。6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7 漏掉(文字):第八行~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