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官的简介:

gōng guān
1.掌管工务的官员。

  • AI解释

《工官》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特指负责建筑、工程事务的官员或机构。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周礼》,其中“工”指的是工匠或者手工业者,“官”则是管理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管理和监督各种工程技术活动的人。

详细解释:

  • 职能:工官通常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大型建筑工程,如宫殿、城墙等。
  • 机构设置:在古代中国,工官往往隶属于中央或地方的行政体系中。例如,在秦朝就有专门管理工程事务的大司空(又称“御史大夫”),后来发展为太常寺的下属部门。
  • 职责范围:除了负责建筑工程外,有时还包括制作和维护各种器物、武器等。

造句:

  1. 在古代的工官系统中,他们不仅负责宫殿的设计与建设,还需要确保每一砖一瓦都符合严格的标准。
  2. 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曾设立专门的工官机构来规划和实施规模浩大的长城工程。
  3. 在宋代,太常寺下的工官部门承担着维护首都城墙和桥梁的重要职责。
  4. 由于工官们对传统建筑技艺有着深刻的理解,使得古代中国留下了众多精美的建筑遗产。
  5.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特别增设了专门负责长城修缮的工官职位。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工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职能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