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拼音、解释、组词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简介:

bù ěr shí wéi zhǔ yì de shèng lì
篇名。李大钊撰。1918年11月载于《新青年》。文章热烈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宣告布尔什维主义一定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 AI解释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一术语源自于20世纪初俄国的历史背景,主要指的是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在当时和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不仅标志着一场政治和社会运动的重大转折点,还深刻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详细解释:

  • 布尔什维克(Bolsheviks):这个词源自俄语“большевики”,意为多数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布尔什维克是一个左翼派别,在列宁的领导下,通过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取得了政权。
  • 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 俄语: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发生在1917年10月25日(儒略历10月14日),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成功推翻了临时政府,确立苏维埃政权。这次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的是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取得国家权力,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造句示例: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找到了最真实的实践者。
  2. 十月革命的枪声标志着《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即将诞生。
  3.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也影响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道路。
  4.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引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与目标。
  5.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案例,激励着无数追求社会正义的人们。

分词解释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shí,shén

1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百(十倍和百)。~一(十分之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2 各种的,各样的:~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物。3 诗篇:篇~。雅~。

wéi

1 系,连结:~系。~絷。2 保持:~持。~护。~修。~生素。3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4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5 思考:思~(亦作“思惟”)。6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7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8 姓。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dí,dì,de

1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shèng

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2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3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