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拼音、解释、组词
虎门销烟的简介:
hǔ mén xiāo yān
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5月,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6月3日至25日,由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5月,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6月3日至25日,由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 AI解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它指的是1839年6月,清朝道光年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销毁大量鸦片的行为。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标志。
详细解释
- 时间与地点:发生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虎门。
- 发起人:林则徐,当时担任钦差大臣。
- 背景:英国殖民者通过走私鸦片到中国来牟取暴利,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鸦片的大量流入也给清朝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和政治危机。
- 行动内容:林则徐在得到皇帝批准后,在虎门海滩组织销毁从英、美商人手中没收的约237万斤鸦片的过程。整个过程历时三周,销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禁烟运动。
-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自身利益的具体行动,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
造句
- 虎门销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
- 研究《虎门销烟》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 在纪念《虎门销烟》的日子里,我们应当铭记历史,警惕毒品。
- 博物馆里展示了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 《虎门销烟》不仅是打击鸦片贸易的重要事件,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分词解释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门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销
xiāo
1 熔化金属:~金。~毁。2 去掉:~案。~账。~脏。~魂。~蚀。~声匿迹(形容藏起来,不在公开场合出现)。报~。3 开支,花费:开~。4 出卖货物:~售。~路。供~。5 机器或器物上像钉子的零件:~子。~钉。插~。6 把机器上的销子或门窗上的插销推上。7 古同“ 消 ”,消散,消失。
烟
yān
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冒~。硝~。~囱。~雾。~波。~火。~尘。荒无人~。2 像烟的:~霞。~霭。~岚。~鬟。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了眼睛。4 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叶。5 烟草制成品:香~。卷~。纸~。~蒂。6 指“鸦片”:大~。~灯。~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