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1902~1985)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风(1902~1985)的简介:

hú fēng
1.北风。2.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张光人(1902~1985),湖北蕲州(今蕲春)人。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参加左联。后专事写作。抗战期间主编《七月》等杂志。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常委。1954年因写《对文艺问题的意见》而受错误批判,被拘押。1980年平反。著有长诗《安魂曲》、诗集《欢乐颂》等。有《胡风评论集》。

  • AI解释

胡风(1902年7月13日-1985年6月5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在中国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是一位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还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胡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性深刻的理解。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尤其是抗战时期所创作的一系列爱国诗歌,如《时间开始了》等,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与解放的决心。此外,他还积极投身于戏剧、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5个使用胡风的造句:

  1. 胡风先生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
  2.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人,胡风不仅推动了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 在文学界,人们常常提到胡风的名字,以纪念他对现代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4. 胡风先生的思想和理念对后来几代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他的诗集《时间开始了》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并被视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一。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