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张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张的简介:
sū/sù zhāng
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 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1.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的并称。 2.唐名士苏颋与张说的并称。
- AI解释
词语《苏张》的解释
“苏张”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主要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辩士:苏秦和张仪。他们以其卓越的辩论技巧和雄辩能力闻名于世。
- 历史背景:
- 苏秦(约公元前382年-前330年),原为东周洛阳人,后来成为合纵策略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六国联合抗秦。
-
张仪(约公元前390年-前310年),与苏秦并称“连横”的主要代表,主张弱小国家依附强大的秦国以保全自身。
-
特点:
- 苏张二人皆以其高超的辩论技巧、雄辩滔滔的口才闻名。
-
他们不仅善于说服君主采纳自己的策略,还能够游说各国诸侯改变立场或形成联盟关系。
-
成语“苏张”:这个词语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极强说服力和雄辩能力的人。在现代汉语中,“苏张”被引申为指代擅长辩论、口才出众的人。
造句
- 在这次的商务谈判中,他展现出了苏张般的口才,最终成功地与对方达成了合作协议。
- 这位律师真是个“苏张”,他在法庭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 我们的项目经理拥有苏张般的能力,能够说服团队成员接受新的工作方法。
- 她是一位真正的“苏张”型人物,在会议中总能用她的妙语赢得同事的支持和认同。
- 在这次辩论会上,参赛者们个个都展现了不俗的口才,有如当年的苏张一般。
分词解释
苏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张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