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若士的简介:

ruò shì
1.犹其人。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卢敖与之语曰:'……子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 AI解释

若士》一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含义较为抽象和广泛。在古代汉语中,“若士”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英勇无畏、志向高远的人士。“若”字在此通常含有“像”或“仿佛”的意思;“士”,则指有学问、有品德的读书人或者精英。因此,整体上说,“若士”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造句:

  1. 古语云:“若士不饮盗泉之水。”这句话表明了古代文人对于保持高尚情操和人格独立的重视。
  2. 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了很多位“若士”,如屈原,他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被后世广泛传颂。
  3.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对“若士”的赞美与向往,比如诸葛亮、岳飞等人物,他们的形象就是“若士”精神的具体体现。
  4. 若士”不仅指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有崇高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们。
  5.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若士”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并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份信念。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若士》一词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时代无关,它强调的是个人品德、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理想追求。

分词解释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