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对子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散对子戏的简介:

sàn/sǎn duì zǐ xì/hū
1.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对子戏的一种,与"本头对子戏"相对。单折演唱的叫"散对子戏",数折连贯演出的叫"本头对子戏"。沪剧﹑锡剧的《秋香送茶》﹑《拔兰花》﹑《朱小天》等都是散对子戏。

  • AI解释

散对子戏》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或正式命名的传统戏曲剧目名称,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义进行理解。从“散”和“对子”的词义来看,“散对子戏”可以理解为一种表演形式,其中包含了即兴创作的对联(对子)来娱乐观众。这种形式可能更类似于民间文艺或地方小戏中的一种环节,而非正式剧目。

解释

  • :通常在戏曲术语中指散场、结束的意思。
  • 对子戏:这里可以理解为即兴对联创作和表演的戏剧片段,其中演员需要在现场根据特定主题或情境即时创作对联来与对方互动,增加趣味性和观众参与感。

造句

  1. 在乡村庙会上,村民们表演了《散对子戏》,用幽默的语言逗乐大家。
  2. 小品《散对子戏》中,两位演员轮流出题互相对答,引得台下观众笑声不断。
  3. 节日的集市上,一个热闹的小戏班在进行《散对子戏》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4. 为了庆祝新春佳节,《散对子戏》成为街头巷尾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5. 在一次文化活动中,《散对子戏》作为传统艺术项目被重新演绎,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是对“散对子戏”的一种假设性解释与造句。在现实中,“散对子戏”这一名称并不常见于正式戏曲文献中,因此以上解释和造句仅供理解和娱乐用途。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具体背景。

分词解释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