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盛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新月盛的简介: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日新月异」。见「日新月异」条。
2. 此处所列为「日新月异」之典源,提供参考。 《礼记.大学》汤1>之盘铭2>曰:「苟3>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解〕 (1) 汤:商汤,名履,商代开国君主。建都于亳,任用伊尹执政。因夏桀无道,发兵征伐,连续获胜,后灭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 (2) 盘铭:刻在盘上的铭文。商、周时贵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铭文,作警策语。 (3) 苟:如果、假若。
3. 此处所列为「日新月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在古代的儒者,认为一个人应敦品励学才可成为身心兼修的大家。特别是对品德的涵养,更是古人所重视的。所以在《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记录个人品德修养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使品德更新,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且一直持续不断地更新。」《书经》的〈康诰〉篇说这是「鼓励人民振作、自新。」《诗经》也说:「周朝虽是一个旧的国家,但在文王的治理下,却能自新品德并且德化其人民,使得国运呈现崭新的气象与发展。」因此,君子无不尽力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期能达到完善的境界,进而领导国家走向康庄富强。典源只见「日新」,后来更见结合「月异」之「日新月异」一语,用来形容发展或进步快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或新现象。
《日新月盛》这个词语是一个成语,其中“日”和“月”分别代表一天和一个月的时间单位,“新”表示更新或进步,“盛”则意味着繁荣、壮大。综合起来,“日新月盛”用来形容事物每天每月都在不断更新、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态势。
详细解释
这个词语体现了时间的连续性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了变化和成长的重要性。它不仅适用于描述自然界的生长和发展规律,也广泛用于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精神面貌。
造句
- 经过科技的日新月盛,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日新月盛的成就,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教育领域也经历着日新月盛的发展变化,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 这个初创企业自成立以来就展现出日新月盛的成长势头,团队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日新月盛时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分词解释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xīn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3 不久以前,刚才:~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shèng,chéng
1 兴旺:兴~。繁~。旺~。~世。~衰。茂~。全~时期。2 炽烈:年轻气~。~怒。~气凌人。3 丰富,华美:~产。~宴。~装。4 热烈,规模大:~大。~况。~典。~举。5 广泛,程度深:~传(chuán)。~行(xíng )。~赞。~名。~夏。6 深厚:~意。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