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812~858)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商隐(812~858)的简介:
lǐ shāng yǐn/yìn(812~858)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年间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因陷于牛李党争,受人排挤,坎坷终身。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长于七律、七绝,善于用典。有《行次西郊一百韵》、《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等名篇和《李义山诗集》。也工骈文,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年间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因陷于牛李党争,受人排挤,坎坷终身。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长于七律、七绝,善于用典。有《行次西郊一百韵》、《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等名篇和《李义山诗集》。也工骈文,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 AI解释
《李商隐(812~858)》实际上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词语。但我们可以从这个描述出发来解释李商隐及其作品的特点,并提供一些造句。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经历了一些家庭的变故后步入仕途,但其政治生涯并不顺利,多次遭遇贬谪和挫折。他的诗歌以情感深挚著称,常在作品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与哲思,尤其擅长描写爱情、失意以及自然景象。
造句
- 李商隐的《无题》诗篇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常常被人引用。
- 在古文阅读课上,老师要求我们赏析李商隐的作品,并且解释“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常被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 为了更好地理解李商隐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小张每天都会阅读他的作品。
- 老师说,学习古诗词时要细细品味每一句背后的深意,比如《登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话。
这些句子展示了对李商隐及其诗歌的引用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李商隐的作品。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商
shāng
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 中国朝代名:~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隐
yǐn,yìn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2 伤痛:~恻。3 怜悯: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