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拼音、解释、组词

月亮的简介:

yuè liàng
1.月球的通称。通常指其明亮的部分﹐故称。语出唐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诗:"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月的俗称。【例】今天是农历十六,所以月亮特别圆。 △玉盘、玉轮、玉环、玉蟾

1. 月球的俗称,参见「月球」条。

关于“月亮”的解释:

  1. 基本概念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它围绕地球运行,并且它的引力对地球产生了影响,比如潮汐现象。

  2. 文化意义

  3. 月亮在不同的文化和诗歌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月亮相关“团圆”、“思念”,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怀人之念;在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则更多代表孤独与忧郁等情感。

  4. 自然现象

  5. 月亮的外观形状随着地球在其绕地轨道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这一过程称为月相的变化。从新月到满月,经历了蛾眉月、凸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四个阶段。

  6. 科学价值:通过研究月亮,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变历史。例如,对月球岩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早期的历史以及行星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五个使用“月亮”的造句:

  1. 夜晚,明亮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夜空中,银白色的光芒洒满了大地。
  2. 窗外的月亮似乎在对我们微笑,给这个寂静夜晚带来了一丝温馨与宁静。
  3. 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用月亮来寄托他的思念之情,“月是故乡明”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4.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坐在阳台上仰望天空中那轮圆润的满月,想象着它是否也在注视着地球上的某个角落。
  5. 在古代诗人眼中,月亮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富含哲理与浪漫的诗句,至今仍广为流传。

分词解释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liàng

1 明,有光:天~了,敞~。明~。豁~。~光。~度。2 光线:屋子里一点~儿也没有。3 明摆出来,显露,显示:~相。4 明朗,清楚:心里~了。5 声音响:洪~。响~。6 使声音响:~开嗓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