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穿井的拼音、解释、组词

临渴穿井的简介:

lín kě chuān jǐng
穿:打。临到口渴时才想到凿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临渴掘井」。见「临渴掘井」条。

2. 此处所列为「临渴掘井」之典源,提供参考。 #《黄帝内经素问.卷一.四气调神大论》1>夫病已成而后药2>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3>,不亦晚乎!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2) 药:投药治疗。 (3) 斗而铸锥:要打仗了才铸造兵器。比喻时机已丧失。锥,音ㄓㄨㄟ,本是尖形铁器,此指兵器。〔参考资料〕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3. 此处所列为「临渴掘井」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临渴掘井」原作「渴而穿井」。《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内容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两部分。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这篇〈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强调人应依据四时阴阳调整作息以养生的重要性,阐明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顺应节气就不会生重病,是养生的方法,如果等到病根生成才治疗,乱象已成才治理疏通,就像口渴了才挖井取水,要打仗了才铸造兵器,这样岂不是太晚了!后来「临渴掘井」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渴而穿井」演变而来,用来比喻事到临头才著手准备,为时已晚。另外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也记载一则故事:春秋鲁昭公逃离自己的国家投奔齐国,齐景公问他原因时,他说:「我因为不懂得任用贤德忠心的人,又听不进谏言,导致身边都是奸佞小人,没有人可以辅佐我,因此失去政权。」景公听了问晏子:「如果帮助鲁昭公回去鲁国,他会成为贤明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会。溺水后才探水路,迷路后才向人问路,就像是面临灾难才赶紧铸造兵器,被噎著了才赶紧挖井取水,虽然紧急采取行动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噎」指食物塞住咽喉,气透不过来。如果把噎改成渴,意思就会更明白。

1. 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解决,为时已晚。参见「临渴掘井」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八.张仁表念太一救苦天尊验》:「临渴穿井,事同噬脐,胡可得也。」

《临渴穿井》是一个成语,其主要意思是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打水井。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做事不及时、事到临头才急急忙忙去做的情况,常用来批评人或事物在需要做准备时未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到了关键时候才手忙脚乱,做出仓促决定。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去打井取水。
  • 引申意义:比喻事前没有作好准备或预先安排,在需要时才急忙寻找解决办法。形容缺乏预见性、做事不提前规划,导致临急抱佛脚。

造句

  1. 他总是等到考试前夕才开始复习课本,真是典型的临渴穿井。
  2. 在项目实施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只能像临渴时才去打井一样匆忙应对各种问题。
  3. 为了防止紧急情况发生,公司应该提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而不是在危机来临时才匆匆忙忙地想办法解决。
  4. 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策略总是比遇到困难后再想出办法要好得多,这就像临渴穿井一样,往往为时已晚。
  5.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她已经准备好了多种方案,这样即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从容应对,避免了临渴穿井的尴尬局面。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临渴穿井》这一成语不仅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种常见的行为模式,还深刻揭示出提前规划和准备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lín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2 到,来:光~。莅~。亲~。3 遭遇,碰到:~时。面~。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7 姓。

1 口干想喝水:口~。解~。2 喻迫切地:~望。~盼。~慕。~求。
穿

chuān

1 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凿。2 通过,连通:~过。~行(xíng )。3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jǐng

1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2 形状像井的:天~。油~。3 整齐,有秩序:~然。~~有条。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