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新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法新约的简介:

zhōnɡ fǎ xīn yuē
即《中法会订越南条款》。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所订条约;中越边界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商居住并设领事;降低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云南和广西。

  • AI解释

中法新约》,正式名称为《中法越南条约》,签订于1885年6月20日,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中国在越南(当时称为安南)的权益保护以及一些涉及军事驻扎、领事裁判权等条款,反映出晚清政府对外交涉中的不利地位。

详细解释:

  • 背景:1884年至1885年期间,中法之间爆发了一场旨在争夺在越南(当时的安南)利益的战争。法国因在中国台湾取得胜利而要求更多权益。
  • 条约内容:《中法新约》主要规定了中国与法国在越南的具体权利义务,包括承认法国对安南的保护权、允许法国军队临时驻扎以及双方的贸易关系等条款。
  • 影响:该条约标志着中国的部分主权被进一步侵蚀,也反映了当时国际环境下弱国在强权面前的被动局面。

五个造句:

  1. 清末民初时期,《中法新约》成为了中国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一个典型例子。
  2. 历史学者经常引用《中法新约》来探讨晚清政府对外交往中的困境和挑战。
  3. 在《中法新约》的条款下,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一定限制,这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学者们通过分析《中法新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国际关系中弱国与强国之间的权力对比。
  5. 今天研究这段历史时,《中法新约》是了解晚清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这些句子试图从不同角度展示《中法新约》的历史背景、条约内容及其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xīn

1 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生。~鲜。~奇。~贵。~绿。~星。~秀。~闻。~陈代谢。2 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推陈出~。3 不久以前,刚才:~近。4 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时代。~社会。~观念。~思维。5 称结婚时的人或物:~娘。~郎。~房。6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7 姓。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