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中(1084~1145)的拼音、解释、组词
吕本中(1084~1145)的简介:
lǚ běn zhōng(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代表词作有《采桑子》、《蝶恋花》、《减字木兰花》、《生查子》(一)等,其中
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初授承务郎。徽宗宣和六年(1124),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赐进士出身,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又学李白、苏轼,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格,诗风明畅灵活。其词以婉丽见长,也有悲慨时事、渴望收复中原故土的词作。感情浓郁,语意深沉。代表词作有《采桑子》、《蝶恋花》、《减字木兰花》、《生查子》(一)等,其中
- AI解释
《吕本中(1084~1145)》所描述的是北宋、南宋之交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字居仁,自号东莱。他不仅是宋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也是重要的诗词理论家之一。吕本中的诗风以清雅淡远著称,在当时被誉为“江西诗派”中的重要成员。
详细解释
- 生平与背景:吕本中生于北宋末期的浙江宁波,早年曾参与抗金活动,后为宋高宗所重用。他的仕途较为坎坷,历经多次起落。
- 文学成就:吕本中不仅在诗歌上颇有建树,还提出了著名的“活法”理论,对后来的宋代诗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活法”强调的是语言、意象与情感之间的自然流动和变化,反对过分雕琢造作。他的代表作品有《紫微集》等。
- 贡献:吕本中的“活法”论不仅丰富了诗歌创作的理念,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5个使用“吕本中”的造句
- 吕本中的诗词以其清雅淡远著称,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学习了吕本中的“活法”理论后,小李的诗歌创作更加自然流畅。
- 研究者们常常引用吕本中的观点来探讨宋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趣味。
- 在古代文人中,吕本中的名声与苏轼并驾齐驱,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 为了更好地理解宋代诗风的特点,老师推荐我们阅读吕本中的著作。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吕本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吕
lǚ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 姓。
本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
中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