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铭的拼音、解释、组词
旌铭的简介:
jīng míng
1.旧时灵柩前书写死者姓名官衔的旗幡。又称铭旌。
1.旧时灵柩前书写死者姓名官衔的旗幡。又称铭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出殡时,在灵柩前写明死者官衔的旗子。《后汉书.卷三九.赵咨传》:「复重以墙翣之饰,表以旌铭之仪。」也作「铭旌」、「明旌」。
《旌铭》,在古代文献中,通常是指立于城门、官署或重要建筑物前用于表彰功德或者昭示政绩的石碑或木牌上的文字。这里的“旌”指的是表扬、表彰的意思;“铭”,则是刻写或铸写在器物或碑碣上用来记功、记事的文字。“旌铭”的使用,体现了古代重视记录和传播正面事迹的文化传统。
造句
- 明朝时期,在城门之上特地立了一块《旌铭》,以表彰当地百姓为官府贡献粮食的善行。
- 这个村庄因长期和谐共处而被当地政府认可,《旌铭》就刻在了村口,激励着后人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
- 为了纪念抗洪救灾中的英勇表现,市政府特地设立了《旌铭》,并将它安置于城市公园内,以此作为永久的纪念。
- 在古代,每逢有官员政绩显著,便会将他的事迹记载在《旌铭》上,并置于衙门正前方,以示表彰和鼓励。
- 为了弘扬诚信文化,当地商会特地制作了《旌铭》,悬挂在商会的大厅内,激励会员们恪守信用。
这些造句中的《旌铭》都体现了其作为表彰、纪念用途的文化意义。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旌铭”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铭
míng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刻。~文。~志。墓志~。座右~。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