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进表的拼音、解释、组词

劝进表的简介:

quàn jìn biǎo
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廙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 AI解释

劝进表》详解

劝进表》是一种古代臣子向君主表达请求加封、承继王位之意的文书。这种文体在中国历史上多用于朝代更替之际,臣子以谦卑和诚恳的态度劝说即将退位或新登基的君主接受皇位,以稳定政局,彰显忠心。

历史背景

在古代中国,每当出现政权更迭、权力转移的情况时,即新旧帝王交替之际,旧帝往往会对接替其位的新帝表示谦逊,并且提出让位的理由。而新登基的帝王在接过皇权之前,有时也会有臣子上书表达劝进之意。

文体特点

  1. 礼仪性:文辞庄重,以表敬意和彰显臣下对君主之尊贵。
  2. 劝说性:文中通常会列举各种理由,说明受封、接位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谦卑性:即使面对君主的恩赐或让位,臣子依然要表现得十分谦虚,不敢轻易接受。

结构特点

  1. 开篇往往先以赞美之词表达对旧帝的忠诚与感激;
  2. 中间部分详细说明接位的理由和必要性;
  3. 最后表达坚决服从之意,并请求君主恩准。

造句

  1. “臣闻天命有归,社稷无常,望陛下顺天意,承先志,以安社稷,万民仰戴。”
  2. “伏惟陛下英明睿智,仁德广被天下,故能得民心之向背。愿陛下登基为帝,以固江山永宁。”
  3. “臣等诚惶诚恐,恳请陛下即位,以安黎庶之心,匡扶社稷之重责于一身。”
  4. “陛下龙德天成,德行深厚,今欲归政,臣等不敢违拗圣意,愿陛下接受朝野之众望所归。”
  5. “若陛下不改心念,则恐天下之人皆将侧目而视。恳请陛下应允此表,以顺天时、承人望。”

以上句子均是根据《劝进表》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编写的示例句,以供理解和参考之用。

分词解释

quàn

1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说。~解(jiě)。~导。~教(jiào)。~谏。~慰。~戒。~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2 勉励:~勉。~学。~业。~善。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biǎo

1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9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11 树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