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伏的拼音、解释、组词

俯伏的简介:

fǔ fú
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或崇敬):~听命。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面朝下趴著。【例】利用午休时间,在桌上俯伏片刻,下午上班必能精神充沛。

1. 趴在地上。《史记.卷六九.苏秦传》:「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红楼梦》第六三回:「贾珍父子忙按礼换了凶服,在棺前俯伏。」

词语《俯伏》的详细解释

俯伏(fǔ fú)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由“俯”和“伏”两个字组成。具体来说:

  • :这个动词的意思是身体或头部向下倾斜,面向下。
  • :这个词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趴下、跪下等姿势;也可以用作名词,指一种姿势。

当这两个词连用时,“俯伏”通常用来描述某人以身体的某个部位(通常是头或上身)着地或接近地面的状态。这种姿态常见于表达尊敬、敬畏或是认错、悔过的场合。

造句

  1. 他在领导面前一直俯伏着,不敢抬头看一眼。
  2.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非常敬仰的领导人面前的姿态,表现出极大的恭敬和畏惧。

  3. 他终于向自己的老师俯伏行礼,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4. 此句中的“俯伏”表示了学生对自己老师的尊敬与忏悔。

  5. 战士们在检阅时都整齐地俯伏于地面,表达对国家的崇敬之情。

  6.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在特定仪式或庆典活动中士兵们采用俯伏的姿态来致敬。

  7. 他双膝一弯便俯伏下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8. 这个造句展示了一个人在感激时以谦卑的姿态表达自己的心情。

  9. 当得知自己犯下的错误后,他选择了俯伏在地上痛哭流涕地道歉。

  10.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懊悔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俯伏”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情绪波动及深刻的情感体验。

这些句子体现了“俯伏”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色彩。

分词解释

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2 低下去:此起彼~。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降~。降龙~虎。5 隐藏:~兵。埋~。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