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奉百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一奉百的简介:
yǐ yī fèng bǎi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人供养百人。比喻劳动生产的人少,而享受、消费的人却很多。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1. 一人供养百人。比喻劳动生产的人少,而享受、消费的人却很多。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词语《以一奉百》的详细解释
“以一奉百”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意为用一个单位或少量资源来满足、服务或支持大量的需求。这里的“一”和“百”并非实指数字1和100,而是用来表示数量上的巨大差异。“以一奉百”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非常少的投入或者付出,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是数倍于自己付出的结果。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如何凭借有限的资源、人力或时间等,完成或服务更多的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强调的是效率和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有限条件下进行高效运作的重要性。
造句
- 小李尽管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但他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公司解决了上百个技术难题,真正做到了以一奉百。
- 在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成功地帮助了一大批居民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实现了以一奉百的效果。
- 这家初创企业仅凭几个关键的创新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并迅速扩大了业务规模,可谓是典型的以一奉百的例子。
- 老师每天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虽然看似不多,但通过巧妙的设计与指导,学生们往往能完成得非常出色,这充分展现了以一奉百的教学智慧。
- 项目组虽然人手紧张,但在合理的资源分配和高效的工作流程下,他们成功地完成了多个大型项目的任务,体现了团队成员们以一奉百的执行力。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奉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百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