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山窜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投山窜海的简介:

tóu shān cuàn hǎi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 AI解释

词语“投山窜海”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无处可逃、四处奔走的情景。它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者事物逃避到了高山和大海之中,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直接描述现实场景的成语,而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逃跑、避难或是寻求隐居等行为。

从结构上看,“投山窜海”由“投山”和“窜海”两部分组成。“投”在这里是投入或投身之意;“窜”,指逃窜、逃遁。结合在一起就是形容人或者物为了逃避追捕或其他不利情况,躲藏到高山之中或是大海之内。

造句

  1. 李先生因涉嫌贪污被警方通缉后,便投山窜海,四处流亡。
  2. 小偷在警察的追捕下逃得七零八落,最终还是投山窜海到了郊外的一片林子里藏了起来。
  3. 在战乱频繁的时代里,许多文人学士为了避免战祸,纷纷投山窜海寻找避难之所。
  4. 为了逃避仇家的报复,他选择投山窜海,隐姓埋名生活于大山深处。
  5. 被追捕的小偷跑得无影无踪,仿佛投山窜海一样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投山窜海”作为一个成语,使用时往往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或修辞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直接用于描述具体的情景。它更多地被用来表达一种逃避、隐匿的状态或者情绪上的无奈与困顿。

分词解释

tóu

1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2 跳进去:~河。自~罗网。3 放进去,送进去:~入。~资。~标。4 走向,进入:~宿(找地方住宿)。~奔。~靠。~降。~师(从师学习)。~诉。5 发向:~射。~影。6 寄,递送:~递。~稿。7 合:~合。意气相~。8 临,在…以前:~明。~暮(天黑以前)。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cuàn

1 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犯。~扰。~逃。~踞。流~。抱头鼠~。2 放逐:~逐。3 修改文字:~改。~定(删补改定)。点~(删减涂改)。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