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僿的拼音、解释、组词

鄙僿的简介:

bǐ sài
1.鄙野闭塞。 2.粗俗,缺少文采。

  • AI解释

词语“鄙僿”是两个字的古汉语词汇,由“鄙”和“僿”组成。其中,“鄙”的意思是粗俗、见识浅薄;“僿”的意思是指昏聩、无知或愚昧的状态。合在一起,“鄙僿”通常用于形容人见识短浅,行为举止粗俗,并且思维迟钝、缺乏智慧或见识。

需要注意的是,“鄙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且较为少见,主要是古文中出现的词汇。若是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个词,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正式或是古风十足的说法。

以下是五个“鄙僿”的造句例子:

  1. 他的思想太过狭隘,行为举止又颇为粗俗,简直是一个典型的鄙僿之人。
  2. 尽管他衣着光鲜,但其言行举止却显得格外的鄙僿,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3.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虽然家财万贯,但由于过于鄙僿,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4. 老师总是批评那些不学无术、行为粗鲁的学生是典型的鄙僿之辈。
  5. 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他决定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鄙僿之处。

以上句子旨在说明“鄙僿”一词在描述某人或某事时,可以用来形容其见识浅薄且行为举止或言行缺乏礼貌和智慧的情况。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