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夷的简介:
yě yí
1.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对"熟夷"而言。
1.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对"熟夷"而言。
- AI解释
《野夷》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主要是指未开化或处于原始状态的部族、部落或人群。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识和态度。需要注意的是,“野夷”这一词汇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和文化偏见,使用时需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负面联想。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先秦时期以及之后的许多文献中,“野夷”多用来描述那些尚未被中原政权完全同化的边远地区的族群。这些族群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 文化意义:“野夷”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排斥并存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明中心论的思想。
造句
- 古代文献中常提到的“野夷”大多指的是那些没有完全融入华夏文明体系中的少数民族。
- 在历史长河里,许多被称之为“野夷”的族群后来也逐渐融入了更广泛的中华文化之中。
- 研究古代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时,我们应客观看待“野夷”,将其视为中华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野夷”这一称谓虽带有时代局限性,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外来文化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 今天回顾历史,“野夷”的概念已不再适用,但其背后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故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野夷”一词的历史文化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野
yě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夷
yí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