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田役的简介:

tián yì
1.诸侯为狩猎而役使民众。 2.指农事方面的差役。

  • AI解释

《田役》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根据传统含义,“田役”通常指的是与农田相关的劳役或者是一种税收制度中的一个部分,涉及农民为集体或国家进行的农业劳动或义务。下面是对“田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五个相关造句:

详细解释

  • 概念来源:“田役”一词在古代可能来源于《周礼》等书籍中关于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的规定。
  • 含义分析:它不仅指农民为集体或国家进行的农业劳动,有时也用来形容因农田事务而产生的劳役或负担。

造句

  1. 古代农民除了要承担田租之外,还要服一定的田役,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在古代社会中,田役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田役制度逐渐被其他形式的赋税所取代,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4. 尽管时代变迁,人们对于公平合理地分配田役负担仍然有着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5. 历史学者通过研究古代文献,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田役对当时社会结构的影响。

请注意,“田役”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应用较少,上述解释和造句基于传统含义进行推测,并非所有情况下的准确描述。

分词解释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