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绶的拼音、解释、组词

缨绶的简介:

yīng shòu
1.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

  • AI解释

缨绶》这个词通常用来指古代官服上的玉佩和丝带,是官员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具体来说,“缨”是指插在冠冕(古代官员礼帽)两侧的玉制或宝石装饰品;“绶”,则是系于胸前、腰间等位置的丝质长条,常用于佩戴官印、勋章等重要徽章。

解释

  1. :古代官服上的一种饰品,用以装饰,同时也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2. :古时官员服饰中用来系印信或勋章的带子,材质多为丝质,通常两端有流苏状的装饰,色彩和图案依据职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里,文武百官按照官阶高低分别佩戴不同的缨绶,以示身份等级。
  2. 每次看到那些高官显贵身着官服,胸前佩戴着精致的玉缨和丝绶,便不由得生出一股肃然起敬之情。
  3. 官府中举行隆重典礼时,官员们都要按照规定穿戴全套官服,包括缀有精美图案和装饰的缨绶
  4.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曾在重要场合展示了他们独有的缨绶搭配,以此彰显个人魅力与领导地位。
  5.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中,每当朝廷颁布任命书时,新任官员都会被赐予相应的玉缨和丝绶来表明其身份的转变。

这些句子不仅能够帮助理解“缨绶”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能增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文化氛围。

分词解释

yīng

1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子。红~枪。~穗。2 像缨的东西:萝卜~子。3 带子,绳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