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粮于敌的拼音、解释、组词
因粮于敌的简介:
yīn liáng yú dí
因:凭借。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因:凭借。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 AI解释
《因粮于敌》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军事术语的成语,意思是“在敌人那里获取粮食”,常被用来形容军队在占领区域中就地取食,或是指一方利用对方资源的一种策略。这个成语不仅限于军事领域,在现代也可以比喻某一方从另一方获取所需资源或便利。
详细解释
- 因粮: 指获得粮食。
- 于敌: 在敌人那里。
因此,“因粮于敌”这一成语反映了一种不直接依靠自身储备,而是通过占领或控制区域来获取必要物资的战略思想。这种做法在古代战争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
造句
- 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由于敌方据点附近有丰富的粮食资源,我军决定采用“因粮于敌”的策略,尽量减少携带物资。
- 现代企业竞争中,一些公司采取了类似“因粮于敌”的策略,在竞争对手的技术专利和市场资源上寻找突破口,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 由于当地粮食紧缺,政府采取了“因粮于敌”政策,与邻近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稳定。
- 在创业初期,李明决定利用合作伙伴的现有客户资源,通过“因粮于敌”的方法迅速打开市场。
-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社区居民自发形成互助网络,“因粮于敌”,共享家中剩余的食物和物资。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既有军事背景也有现代商业或社会合作的情景。
分词解释
因
yīn
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2 理由:~为(wèi)。~而。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粮
liáng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
于
yú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敌
dí
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3 抵挡:寡不~众。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