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需的简介:

wài xū
国外市场的需求,在我国也包括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出口的需求(区别于‘内需’)。

  • AI解释

《外需》这个词在中文中主要用于经济领域,指国家或地区对外出口商品、提供服务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它通常是与“内需”相对而言的术语,“内需”指的是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详细解释:

  • 定义:外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需求。
  • 特点:它涉及到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输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
  • 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经济增长往往依赖于国内外消费的共同作用,但外需对于某些经济体来说尤为重要。

造句:

  1.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有效提升了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和外需水平。
  2.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该国通过刺激内需政策来应对外部需求下降带来的影响。
  3. 针对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公司决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多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产品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4. 政府计划通过举办国际贸易博览会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外需市场,促进国内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5. 为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政府正考虑采取措施来同时激发内需和增加对外贸易的外需。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外需”在实际应用中的含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1 必得用:~求。~要。必~。急~。2 必得用的财物:军~。民~。3 等待。4 迟疑。